伟德1946官网注册开户

伟德体育注册老虎机 熊猫体育app下载安装收费吗

时间:2015-01-12 来源:党群工作部 点击:

                       第一部分 学院基本情况
    运城伟德1946官网学院由山西宏源煤业集团董事长马长江先生投资兴建的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学院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3800余亩(含湿地面积1000亩),现有建筑面积22.98万㎡(含73960㎡在建,共30.38万㎡),教学行政用房12.79万㎡(含在建61804㎡,共18.97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亿元(报表7032.7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42.4万册。
    学院对应山西煤炭强省战略和运城区域经济建设五大战略,开设煤矿技术类、装备制造类、有机农业类、现代服务类等4大类32个专业,涵盖运城市所有支柱产业和山西煤炭行业企业。设有矿山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电工程、汽车工程、建筑工程、印刷工程、有机食品工程及经济管理8个系和基础部、体育部、中专部3个教学部,在校生8503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6903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504人,专任教师382人,由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为主体的兼职教师94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13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35.34%;副高级以上职称10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27.2%,“双师型”教师23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73.5%。
    学院重视内涵和外延建设。提出和践行“以学生未来为本,以教育品质为根,以人格素养为重,以差异发展为径”的办学理念,进行了“四双四跟”办学模式的开发,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给什么”为思路的课程体系构建,“3W1H”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大专业,宽基础,小方向”人才培养战略,“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机制和评价机制的构建与实施等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探索与实践。建设了全省最大的矿山机电实训中心,具备一定规模的数控技术实训中心、汽车实训基地以及电工电子、物流、建筑、计算机等55个实训室和基地。特别是专门斥资2亿元,建设了全国规模最大,堪称亚洲第一,具备国际水准的大型教学矿井,成为学院的品牌和运城城市闪亮的名片。
    学院贯彻实施“脚踏实地,追求卓越,实现跨越”和“高目标,实定位,快发展”的发展战略方针,成为国家级煤矿安全培训基地,国家和省级技能大赛赛务基地,中国矿业大学等重点院校的教学实践基地,省级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基地,省级煤矿技术人才培训基地,省级印刷技术人才培训基地,运城市职业教育“十佳院校”,并获得多项荣誉。在社会评价机构的全国民办高校和高职院校排名榜上,我院也居于前列。
    学院的快速发展得到了省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山西省两任省委书记和省长,教育部,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以及多位省市领导多次莅临学院视察,山西省教育厅及运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到学院考察和指导工作。目前学院正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向着“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接轨的高职强校”的建设目标大步前进。

                    第二部分  人才培养情况概述
 一、明确服务定位 合理设置专业
    学院根据所处的区域位置和办学投资主体,确定了“两个服务”的办学定位,即服务运城区域经济,服务山西煤炭行业企业。确立了“立足运城,服务山西,面向黄河金三角流域,走向全国”的办学方向,并以此统领学院的专业设置、资源配置和所有的办学活动,做到在专业设置和布局上服从于学院“两个服务”的办学定位。根据山西煤炭强省建设发展战略和运城地区“农业现代化、城乡生态化、市域城镇化、工业新型化、文化产业化”的五大发展战略以及山西省和运城地区产业行业企业高职人才培养需求。开设煤矿技术类、有机农业类、建筑工程技术类、汽车技术类、机电技术类、电子信息技术类、印刷技术类和经济管理类等八大类专业(群)。做到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对接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提供系统的人才支持。
二、引育结合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开展“三学大讨论”,提升教师高职伟德1946官网官网平台理念
    学院组织教师开展了“学院、学生、学习”的“三学”主题大讨论,明确学院的办学定位——“我们的学院是干什么的”;明确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我们的学生是什么样的”;明确高职伟德1946官网官网平台的规律和特点——“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组织好大讨论,真正达到树立正确高职教育理念的目的,学院下达了“关于开展‘三学大讨论’的通知”,组织全院教师按教研室、系部、学院三级会议层层进行研讨,院领导和系部主任带头参加研讨,发表论文;教师结合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实际进行研讨,全院共举行各类研讨会 89次,撰写相关论文230余篇。通过大讨论,使全院教师在办学定位、学情定位、培养模式定位等方面有了明确的方向,高职伟德1946官网官网平台理念进一步提升,教师主动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2.实施“青蓝工程”,全面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学院启动“青蓝工程”,对全院所有中青年教师进行高职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实践指导能力、科研开发能力、校企合作能力、职业素质教育能力等内容的全方位的培训和考核。每个青年教师都做到“12个1”,即进行1次专业调研,撰写1篇调研报告,撰写和提交1篇教学改革论文,进行1次工作述职,建设1门课程标准,开发1套“6个1”企业教学案例,进行1门课程的教学设计,讲授1次公开课,通过1项技能考核,提交1篇专业学术论文或科研项目、课题、专利,帮扶了1对贫困生和学困生,制定1份职业生涯规划。历时145天的“青蓝工程”,所有的青年教师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洗礼。青年教师共走访了167个企业(单位),1830余名企业人员,1865名毕业生,发出和收回调查问卷1165份,撰写调研报告208份,专业能力分析及人才培养需求分析报告74份;做公开课208次,进行实践操作能力考核41项421人次;建设课程标准208个,课程设计方案208个,制定实训设计方案99个,开发“6个1”企业教学案例4855个;帮扶学困生贫困生234人;提交学术论文237篇,发表教科研论文103篇,出版著作教材34部,承担省市级课题及企业应用项目共64项,开发专利15项。特别是通过“青蓝工程”选拔出来的31名优秀青年教师,已被列为学院专业带头人和中层干部的后备人选和重点培养对象。
3.启动“教授引领工程”,推动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
    学院通过引进、聘任和培养等多种形式,强化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一是引进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担任专业带头人。印刷技术专业带头人陈永常教授,是教育部印刷包装教指委委员,在印刷技术专业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二是发挥专业带头人在企业应用项目开发中的行业影响作用。“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带头人黄成麟为全国著名的煤矿安全技术专家,他发挥自己在行业中的影响作用,带领青年教师承担山西辛安煤业有限公司《工作面采空区CO气体治理研究》的企业应用技术项目。 三是发挥教授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组建过程中的影响力作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牵头和指导作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学术领军作用。
4.实施“双百工程”,促进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提升
    2014年学院启动百名教师境内外培训、百名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双百工程”。学院先后派出36人出国出境参加培训和做访问学者。并先后派出178人参加各类国内培训和企业实践。
5.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
    一是结合专业规划,制定、明确教学团队建设方向,打造梯队结构合理,专业建设成果显著,团队建设具有特色的优秀教学团队,学院有5个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二是产教融合,利用学院实施的“血缘工程”平台,在印刷技术专业进行专业建设校企双带头人,课程建设双骨干教师,校企人员双向兼职,校企双向承担教科研项目的“四双”团队建设。
三、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教学模式创新
1.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111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体框架下,各专业构建了灵活多样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根据煤炭企业“懂生产、能操作、会管理、重安全”特殊的培养目标要求,利用教学矿井1个特殊平台,按照“采掘机运通”5个煤矿生产技术环节,实施适应煤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5步教学法,培养煤矿技术类技能人才所要求的工艺、操作、管理、安全4个核心能力,达到成为煤矿工作面施工、设备操作、现场技术管理3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即“15543”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筑工程技术,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也构建了“13428”的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5444”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11131”的任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等。
2.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改革
   (1)改革课程标准
    将以讲知识、讲理论为主的传统课程教学大纲改革为以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标准。把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专业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培养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一门课程上。做到每一门课程都对应一个专业基础能力培养“点”,每一个课程模块都对应一个专业基本能力培养“线”。做到使学生“学一门课程,长一点本事,会干一样活”,学院建设了378门新的课程标准。
    (2)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提出“学什么(What)、在哪学(Where)、跟谁学(Who)、怎么学(How)”的“3W1H”改革思路,进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一是将过去按照书本章节内容讲知识,改革为结合项目任务学技能,融知识,育素质;二是按照课程教学改革模式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根据单元和项目任务教学要求,设计不同的教学地点,不同的学习和训练方式及不同的考核评价方式。实现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逐渐成为课程学习活动的“导演”和“场外指导”。三是结合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开发任务教学项目,全院教师共开发任务教学项目??个。四是组织全院教师开展全员参加的课程设计说课大赛,共对378门课程进行了全方位课程设计。
   (3)改革考核模式
    改革考核模式,取消过去传统的考试、考查两种考核方式和一卷定成绩的考核模式,结合学生学情,所有课程均采取项目、任务、作品等各种形式的过程考核。如《计算机网络布线》课程教学,结合学生宿舍网络布线实际工程操作过程进行现场考核。改革考核方式,取消期末考试,所有课程均按照单元、模块分段考核,如《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程由过去的理论加操作一次性考核改为按数据录入、PPT制作、Excel表格应用等6个模块分段考核。做到让学生“学一点是一点,学一点考一点,学一点会一点”。改革评价主体,过去由学院老师考,改革为学院教师和企业人员一起考,以企业人员为主体进行考核。特别是结合试点实施“点、线、面、体”人才培养评价机制,采取“企业、学生、家长、教师、用人单位”组合的多元评价主体。
   (4)实施“6个1”企业案例教学
    在学院和系部开展专业前沿技术动态研讨的基础上,开展“6个1”企业案例教学活动,每次专业课授课教师都要向学生介绍一个企业技术、工艺、设备、产品、材料及管理模式的案例,让教师和学生及时了解企业技术进步的动态,把握行业和企业发展前进的脉搏。2014年以来,教师收集开发企业教学案例3830个,汇编“6个1”企业案例9册。
   (5)进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在所有课程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基础上,除组织教师利用微课开展教学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在所有课程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开始利用微课教学的基础上,实施电子作业工程,全院所有教师和学生均采用学院统一注册的382个电子教学账户和6088个电子学习账户,采取网上提交作业、答疑、指导和批改。进行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将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书本讲授知识“搬”到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进行虚拟仿真教学,全院开发和利用了《虚拟教学矿井模型漫游软件》等66个虚拟训练教学软件,建设了《采煤生产作业》、《汽车拆装》、《企业经营实战训练》等 9个虚拟仿真实训室。
   (6)举办技术技能教学实验班
    学院举办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汽车技术、印刷技术、机械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6个“技术技能教学实验班”。选择操作技能有特长,职业素养有基础,能力培养有潜力的学生进入实验班,进行以能力为主体的培养。将专业知识融于技能的培养之中,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融于工作过程之中,首期134名学生的培养在技术能力,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等方面已达到预期效果,学生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竞相抢走,起薪待遇是本专业就业学生最高的。
   (7)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
    学院举办了包括融通超市、融通食品加工坊、融通印务中心、融通汽车养护中心等内容的大学生创业及实训基地。基地的特点是有真实的生产经营功能;有实训、实习等教学功能;有创业、敬业等素质培育功能;有理实一体化教室功能。学生在基地自主建设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主创业,教师在基地进行项目课程教学。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体现学院“做学合一,厚实融通”校训精神和办学理念。如“融通超市”的运营活动完全由学生自主管理,其中物流管理专业负责超市的商品采购、配送、仓储等业务;市场营销专业负责营销策划、超市运营等业务;会计专业负责收银、出纳、财务核算与管理等业务,各专业学生结合专业课程学习内容,轮流到超市实训学习,专业教师也将《采购与仓储管理》、《市场营销策划》、《会计实务》等相关课程带到超市进行现场教学。
   (8)实施宽基础、大专业、小方向的人才培养举措。注重专业群的建设,凡具备专业群条件的专业,如煤矿类专业、机械类专业、建筑类专业、印刷类专业、汽车类专业等,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注意夯实和加宽学生的专业基础面,同类专业70%的课程都尽量趋于一致,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所报专业和就业方向自主选择专业方向模块学习,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就业能力。
   (9)进行课程网络平台建设
    学院建设了9个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平台的内容包括“电子书包”、“空中课堂”、虚拟实训室、“教学互动平台”等。其中电子书包由电子教材、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电子参考书和电子刊物构成的“五电”资源,由资料库、习题库,案例库、工具库,网站库构成的“五库”资源所构成;空中课堂由教师授课视频、教师操作演示视频、校内外专家授课视频、企业案例视频、企业生产现场视频构成;虚拟实训室由教师自主开发与引进的66个教学训练软件构成;“教学互动平台”由电子作业平台、师生交流平台、空中讨论会、空中考场等构成。9个课程教学网络平台汇集了学院教师开发和利用的“五电”资源252个,“五库”资源1557个,各类教学视频86个,各类教学训练软件66个。课程教学网络平台的建设,开始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开始将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书本讲授知识“搬”到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
3.健全和完善多元评价机制
   (1)构建和实施“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学院从2014年开始,构建和试行实施“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在确定学生技能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三大素养”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构建有专业技能特“长”,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基础,有较“宽”的人文素养知识面的“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础上, 对每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均进行学院、学生“双主体”的“点”验收,重点考察课程所对应的基本能力“点”培养效果;对每一个对应专业基本能力的课程模块进行“线”验收,由企业人员、学院代表、学生代表共同进行专业基本能力培养效果验收;对所有专业基本能力构成的培养目标要求的技能素养,以企业为主体进行“面”验收;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技能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组成企业、学生、学生家长、教师、用人单位等方面代表组合的多元评价主体,进行“体”验收。所有“点、线、面、体”的验收评价均由数学教研室和计算机教研室采用教师自主开发的数学模型和软件进行样本空间抽样。这种“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构建与实施,标志着由过去的教师考学生的单一考核方式,变为教师考核学生学习成绩,与企业、学生甚至包括家长考核教师教学效果的“双向”考核评价“验收”。
   (2)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评价机制,进行人才培养过程的专项评价。
    一是结合校企共建冠名班的举办,实行“企业代表”制度。由合作企业派出专人在学院对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进行指导和监控,对人才培养效果进行验收。二是结合顶岗实习基地建设,按照学院提出的“八有”建设和评价要求,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企业顶岗实习基地建设情况,学院顶岗实习管理情况,实施学院、企业、学生的“三方评价”。三是结合技能大赛和职业资格的培训,学院将职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引入课程教学内容,将课程考核、学生技能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考取有机结合。
四、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1. 强力度,高投入,建设高水平的实习实训基地
    一是高投入,现建有实训室(基地)55个,教学设备仪器总值达7032.7万元,生均设备值为9961.3元,是全国民办院校投入力度最大的高校,是山西省同类院校中生均设备值最高的院校。二是重规模,学院建有山西省同类院校中最大的矿山机电实训中心,而且设备设施和功能都是对接企业中最先进的;学院的印刷工程实训中心是全省独有的印刷技术类高职实训基地,成为山西省示范性实训基地。特别是学院斥资2亿元建设的大型教学矿井,由于其功能和影响力成为学院的品牌和运城城市闪亮的名片。三是重配套,近三年来仅为实训室基础投入达15000万元,学院实训教学用房62721㎡,人均9.09㎡。所有实训室实训设备工位充足,实训室功能齐全,能满足所有课程教学需要。四是按“有食宿安排、有交通安排、有保险、有实习津贴、有学院指导教师、有企业师傅、有专人负责、有三方(企业、学员、学生)评价”的“八有”要求建立校外实训基地189个。
2.重功能,强内涵,在实训基地的特色上下功夫
    所有实训室都要求按实验实训、理实一体化、技术培训、组织大赛、技能鉴定、教师工作室、科研7大功能建设。共开发实训项目532个,项目开出率达到90.6%,实训室利用率82.7%;共建设了53个制度,建设实训项目教师指导书和学生实训手册482套;实训设备仪器技术资料齐备,保存和借阅规范;实训室管理人员岗位责任明确,设备维护及时,实训日志和实训记录的填写完整,准确。
3.重服务,强作用,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
    一是开展企业员工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二是搭建科研平台,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三是承接和举办国家和省级技能大赛及重点工作会议,成功举办了2014年山西省历史上参赛院校最多,参赛项目最多,参赛选手最多的第八届煤矿安全技能大赛和三届省级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大赛,并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技能大赛基地。
  五、搭建血缘工程平台,全面推进校企融合
    学院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四合”理念指引下,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以实施“血缘工程”为平台,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血缘”关系。组建企业人员为主体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在印刷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专业实施专业建设校企双带头人、课程建设双骨干教师、校企人员双向兼职和校企双向承担教科研项目的“四双”团队建设模式;与企业共建“华明班”、“同星班”、“宏源班”等冠名班或订单班,由企业提供奖助学金、捐助设备、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合作;加入运城有机农业职教集团、山西煤炭职教集团与黄河金三角等职教集团,利用职业教育集团平台,深化学院与行业企业的合作。
六、以人格素养为重,实施素质培育改革
    以实施“人格素养培育工程”为平台,全方位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构建课程平台,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大学人文基础》课程分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人文素养和修为的主渠道、主阵地,同时按照学情和就业需求,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指导,大学生安全教育,军事训练等现代大学生所具备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课程。构建队伍平台,打造专职学生管理队伍,辅导员班导师队伍,学生干部队伍以及由参与“烛光工程”教师组成的编外辅导员队伍,由思政课、人文课及相关课程主讲教师构成的编外班导师队伍等五支伟德1946官网官网平台队伍。构建社团平台,围绕技能素养、特长素养和人格素养培育,按照一生一社、一生一技、一生一长的要求,组建了26个各具特色的学生社团。发挥学生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充分体现校园活动的多彩性,创造性和特色性。构建活动平台,围绕人格素养培育,开展“父母供我上大学,我上大学做什么”的感恩立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思想进取,学习勤奋,情趣高雅,行为文明,体魄健康的“大学生修身工程”活动,激励和鼓励学生自信自强自立,成长成才成功的“立志教育”活动等三大品牌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围绕技能素养培育,组织每年一度的辐射所有专业的院级技能大赛,组织选拔选手全方位参加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同时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三年来学生在国家和省级各类技能大赛和竞赛中,获得各种奖项35个。同时围绕人文素养和体质素养,组织“运职院大擂台”,开展科技、人文、历史、地理、生活、技能、娱乐、常识等多元内容的“八卦”竞赛和每月必有的体育竞赛活动,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构建创业平台,搭建“融通超市”等大学生创业基地平台。
    在“五大平台”基础上,构建“赤—人格素养,橙—知识素养,黄—体质素养,绿—心理素养,青—创新素养,蓝—技能素养,紫—特长素养”的“七彩素养体系模块”。根据“七彩素养体系模块”评价要求,实施“运城伟德1946官网学院大学生七彩素养手册”,按学期记载学生七彩素养提升情况,并制定相应的达标评价标准,并把学生七彩素养提升情况作为学生评优评模和取得毕业资格的主要依据。结合“七彩素养”培育要求,组织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八个一”,即入学为学校植一棵树,毕业为母校做一件好事,参加一个社团,擅长一个体育项目,培养一个特长,交一份社会调研报告,参加一次公益活动,掌握一项技能。
七、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伟德1946官网app下载中心稳步提升
  1.招生迎难而上,工作效果凸显。
    学院招生工作始终保持在健康的轨道上,在生源下降,招生困难的情况下,在全省同类高校中保持了中上游水平,特别是有机食品类、汽车技术类等专业逆势而上,大幅度超额完成招生计划,分别达到189%,139%。
2. 就业服务创新,培养质量凸显。
    一是注重校企合作,建立稳定就业渠道,三年来创建实习就业基地185个,举办全院及专场招聘会108场,毕业生协议就业1471人;二是注重拓展就业渠道,开展专升本、征兵入伍、“三支一扶”等项目就业指导工作,项目就业效果良好;三是注重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管理考核机制,各专业“双证书”覆盖率达100%,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132.8%;四是注重创业指导工作,对所有毕业生进行SIYB创业培训,成为驻运城高校大学生创业培训示范单位。同时,积极开展毕业生跟踪服务工作,建立了常态化的毕业生跟踪服务调查反馈机制。
  3. 注重素养培育,就业水平凸显。
    一是就业水平高,2012-2014年学院就业率分别达到94.2%、96.8%、97.3%,用人单位满意度在95%以上,达到同类院校先进水平;二是就业质量高。体现在:(1)就业岗位质量高,全院近三年毕业生中,80%以上都在运城及省内外支柱产业的重点企业,都在企业一线的重要技术岗位。(2)起薪待遇水平高,据调查我院近三年毕业生就业起薪待遇平均水平高于同类院校毕业生起薪待遇水平。(3)企业对他们的期盼值高,许多企业都把我院毕业生作为生产和技术骨干培养对象。如天津华明印刷集团计划我院的毕业生在两三年内能在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担重任,挑大梁。三是就业覆盖面宽,毕业生的70%以上走出运城,走出山西,走向全国,分布在“北上广”等15个一二线城市就业。
4.发挥职教特色,服务功能凸显。
    一是利用“教学矿井”开展煤矿安全培训,开展送教下矿、送教下乡,为企业进行员工技术培训等累计8661人次,培训收入达258.32万元。特别是承接了国家安监总局下达的全国50个重点县煤管局长培训等重点培训任务。二是充分利用技能鉴定所、站等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积极组织开展院内外技能鉴定工作,累积技能鉴定3587人次。三是承担和参与企业应用项目开发工作,先后承担《煤矿井下工作面采空区CO气体治理研究》、《高速列车48V—5600V电压检测系统》等技术研发项目37项。
第三部分 创新培养模式,办学特色与成效凸显
    学院坚持特色发展的办学方针,在高职伟德1946官网官网平台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形成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求的办学特色。
    1.进行了新的课程体系构建、改革课程标准、改革考核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实施“6个1”案例教学、举办教学“实验班”、创办“融通超市”等大学生创业基地、实施“大专业,宽基础,小方向”的人才培养举措、构建和实施“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等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2.构建和实施“点线面体”立体型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实施人才培养全过程,技能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三大素养”全方位,企业、学院、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多元主体评价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3.实施“五环平台”、“七彩素养模块”为主要内容的“人格素养培育工程”,开展三大品牌活动,实施“运城伟德1946官网学院大学生七彩素养手册”制度,打造学生的七彩人生。

分享到:

作者:   编辑:

伟德体育注册官方入口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学苑北路2555号

网址:http://wd1946gw.sbs

招生电话:0359-2439999

微信:ycptu2367999

QQ:483018420

版权所有:伟德1946官网 晋公网安备 14080202000311号 苏ICP备20603018号-1